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党委圆满开展“跨越港珠澳大桥,探索科技星河”党建交流活动

发布人:刘娜

2024年11月28日,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党委组织了主题为“跨越港珠澳大桥,探索科技星河”的党建交流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精神,加强院系间党建交流学习,增进师生党员对粤港澳大湾区前沿科技的了解。本次党建交流活动由学院党委汪宗芳书记带队,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杨燕教授、党委副书记赵一波、院长助理向建帮副教授、支部书记李秀红教授、张扬副教授等近27名教师党员及7名学生骨干党员参加活动。

28日上午,参观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港珠澳大桥,近距离观赏“国之重器”的雄伟身姿,感受超级工程的魅力。港珠澳大桥上,欣赏了九洲桥、江海桥和青州桥三座通航孔桥的独特造型。蓝海豚岛上,参观了港珠澳大桥展厅,深入了解大桥的建设历程、最新科技和工程技术、技术突破和创新,深刻感受大桥建设者们勇于挑战、攻坚克难的精神。此次活动,展示了我国综合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党员同志们对国家重大工程的理解,激发了党员同志们深切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一片蔚蓝壮阔的山海画卷中,深刻感受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繁荣成果,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与日益强大,赢得了党员们的阵阵赞叹!

image-20241203185658-1

参观蓝海豚岛港珠澳大桥展厅

28日下午,来到珠海校区物理与天文学院,与物理与天文学院党委、生态学院党委共同开展党建交流会并参观天琴中心。党建交流会上,物理与天文学院党委书记海珊、党委委员、副院长马波副教授等7名教师参加交流会,生态学院党委书记罗燕、院长助理马子龙副教授等20名教师参加交流会。

党建交流会上,物理与天文学院党委书记海珊对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党委、生态学院党委一行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大会首先集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学院向建帮副教授、生态学院包童副教授、物理与天文学院团委书记徐悦分别分享了学习重要贺信精神的心得体会。随后,海珊书记、汪宗芳书记、罗燕书记分别介绍了各自学院的基本情况、党建工作和发展成效,与会人员进行发言交流,分享各自在党建、科研、教学工作中的心得与体会。

image-20241203185907-5

三院党建交流会现场

image-20241203185956-7

三院党建交流会参会人员合照

交流结束后,在海珊书记的陪同下,前往参观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琴中心测距天文台。据天琴测距台站科研人员介绍,天琴计划是由罗俊院士于2014年提出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其建设将推动我国高精度空间探测载荷及卫星技术跨越式发展。现场,科研人员详细介绍了台站的建设历程和激光测距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大家近距离观摩了激光测距望远镜,充分领略了科技创新的力量,更深刻认识到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image-20241203154859-4

参观天琴中心测距天文台

image-20241203190108-8

天琴中心测距天文台合影

此次党建交流活动,丰富了党员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仅能够学习兄弟学院在党建与学院建设发展方面的宝贵经验,也让党员同志们深刻感受到了国家科技成就的辉煌,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学院党委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建设发展,不断创新党建活动形式,推动学院党建和事业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

 

师生活动感想

作为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的专任教师,我非常荣幸参加了此次党建工作交流会。在会上,我分享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的心得体会。这封贺信不仅激励我们牢记立德树人的初心,更赋予我们勇挑科技创新使命的责任。本次交流会让我充分感受到兄弟学院在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时参观天琴中心的经历更是让我震撼不已。天琴计划作为探索引力波和宇宙奥秘的国家级重大科学工程,不仅彰显了科研创新的广阔前景,也展现了中山大学在世界科技前沿的非凡实力。这次交流让我受益良多,更加坚定了我以昂扬斗志投身工作、为学院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院长助理 向建帮副教授

本次的珠海党建活动,我目睹了中国自主创新的港珠澳大桥,它凝聚了民族的奋斗精神和自信精神,是联结粤港澳三地的“民心桥”。我还参观了“天琴计划”的支撑者——天琴中心测距天文台,作为“国之重器”,它为空间引力波探测提供无限可能。同时,在物理与天文学院、生态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深圳)的党建活动交流中,深刻体会到各个学院不同的人文气息,拓宽了视野,受益颇多。我很开心并很荣幸能够参与这么有意义的党建活动。

博士后 范林进博士

我很荣幸能够参与本次珠海党建交流活动。在交流中,党员同志分享了对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的学习心得。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要传承红色基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不仅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广大青年党员践行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引和行动动力。参观港珠澳大桥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辉煌成就,感受到无数建设者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而天琴中心展现的科技创新成就则让我倍感震撼,科研工作者勇攀高峰的执着精神深深激励着我在学术科研中践行责任担当。此次活动让我更加明确,作为青年党员,要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大百年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书记 陈绎霖 在读博士生

在这次意义非凡的参观交流之旅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国家工程的宏伟与科技的力量。港珠澳大桥的壮观景象不仅展现了中国桥梁建设的非凡成就,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生动写照。南海豚岛的自然风光让人心旷神怡,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而与生态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的党建工作交流则让我们在思想碰撞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认识到加强党的建设是推动学院发展的根本保证。天琴中心的参观更是让我们对国家在天文领域的进步感到自豪。这次活动不仅增进了我们对国家重大工程的认识,也加强了学院党组织的凝聚力,激励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委员 许颖 在读本科生

 

 

 

初审:刘娜

审核:赵一波

审定发布:汪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