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成功举办2025年国自然基金项目申报与公卫基金申报选题策略培训讲座
2024年12月19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在医学园1-西205会议室成功举办了第六十二、第六十三讲“相山”前沿学术论坛。此次论坛主题为“2025年国自然基金项目申报与公卫基金申报选题策略”,特邀安徽医科大学陶芳标教授和苏州大学潘臣炜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两位专家分别就“预防医学自然基金课题选题ABC策略”和“公卫基金申报选题策略个人浅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专题报告。论坛由副院长陈耀庆教授主持,学院杨燕副院长,李秀红教授等教师、博士后及博士研究生积极参与本次论坛交流。
陶芳标教授聚焦于“环境与健康关系”的核心议题,详细介绍了预防医学领域科学选题的ABC策略。他从选题路径、选题要素创新等方面展开,强调科学问题的凝练需要关注公共卫生热点,结合环境、健康结局及关联机制,尤其是健康问题的易感窗口期。陶教授指出,一个成功的科研选题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需具备可行性和创新性。此外,他还指出了基金申请摘要撰写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改进建议,例如如简化研究背景描述、明确科学问题和突出研究意义等,为与会师生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陶芳标教授作学术分享
随后,潘臣炜教授分享了自己对于公卫基金申报选题策略的见解。他从选题筹划到申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系统阐述,强调科研选题应注重从日常生活、文献研究和学科交叉中寻找灵感,同时结合流行病学和系统生物学技术。潘教授特别指出,优秀的人才申请项目应包含系统且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内容,其切入点应当广泛,以赢得各领域专家的认可。同时,他结合自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验,分享了选题创新的实践路径以及人才项目申请的关键策略,为年轻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潘臣炜教授作学术分享
互动环节中,参会师生踊跃提问,涉及选题创新、基金申请重点及研究方向规划等多个方面。面对“在缺乏队列数据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基金申请成功率”的提问,陶教授提议通过加强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来弥补资源不足;而潘教授则补充说要重视团队协作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于“环境专业跨学科基金申请面临的挑战”,两位教授共同建议强化环境与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提炼出更具针对性的研究问题。至于人才项目申请的方向选择,潘教授提倡从个人专长出发,同时确保选题的新颖度和系统性。

现场照片
最后,陈耀庆副院长对本次论坛做了总结发言,感谢两位教授带来的精彩演讲,并激励与会者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提升自身的科研选题能力和基金申请水平,共同促进学院科研能力建设。参与者们普遍认为此次讲座信息量大,收获颇丰,对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合影
撰稿:李秀红课题组
初审:何嘉敏
审核:杨崇广
审核发布:汪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