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中大 山高水长”学术科研育人系列活动第071期:首届生物军控与生物安全东南亚地区研讨会

稿件来源:中大科研 发布人:刘娜

       2024年11月12日,中山大学将迎来建校100周年。赓续学术传统,百年弦歌不绝。百年校庆来临之际,“世纪中大 山高水长”学术科研育人系列活动如约而至。   

   

       2024年10月23日—25日,首届生物军控与生物安全东南亚地区研讨会在深圳市五洲宾馆举行,会议由中国和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担任共同主席,联合国裁军事务办公室提供支持。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受外交部委托承办此次会议,深圳市外办给予了支持,深圳市病原微生物与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协办。


       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东帝汶、越南共12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以及《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秘书处、联合国亚太裁军中心、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裁军研究所等代表参会。

image-20250102194425-1

     

       我国相关部委、外交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广东省科技厅,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深圳市病原微生物与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等领导和专家等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裁军事务高级代表中满泉女士通过预先录制致辞,东盟轮值国主席老挝候任常驻日内瓦代表岛维阁下、外交部军控司孙晓波司长、中山大学邰忠智副校长、联合国《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秘书处兰帕泽副主任先后现场致辞。

 

       生物安全是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会议研讨交流安排在10月23日全天、24日上午和25日上午。与会代表分享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履约经验,交流国家生物安全体系建设进展,探讨加强生物安全全球治理,探索加强务实合作途径,共商加强生物安全之策。与会代表认为,应加强国际和地区层面的交流合作:一是开展平等交流互鉴,推进各自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二是凝聚政治共识,既有效应对生物安全风险,又有力促进生物科技和平利用、造福人类。三是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强化《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等国际法,整合资源、协调行动。

image-20250102194457-2

       

       邰忠智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山大学一直重视生物安全学科建设。学校有多个学院和生物安全密切相关,有2家附属医院以传染病防控为特色;同时,中山大学也在布局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集群,全面提升生物安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创新能力。今年适逢中山大学百年校庆,学校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已形成,综合办学优势和特色愈发凸显,学科实力居于国内高校前列。中山大学将一如既往地秉持开放合作的精神,致力于推动地区乃至全球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持续深化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大智慧与力量。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钱军教授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生物安全的第一大内容就是传染病,包括人的传染病,还包括动物疫病、植物疫病,此外还包括生物技术的应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外来物种入侵等。这些都跟老百姓息息相关,而且非常重要。

 

       10月24日下午,与会代表参访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公共卫生学院(深圳)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和国家高等级生物安全培训基地、智能工程学院、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安全三级生产车间;参观了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馆和玛丝菲尔公司独具设计感的大厦。

image-20250102194520-3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7年办学取得的成就和进展、雄伟壮观的建筑群、庞大的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和国家高等级生物安全培训基地、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智慧交通实验室等等令参访嘉宾印象深刻,使他们对中山大学有了全新的了解,并对外交部和学校领导提出的拟开展为东盟国家卫生机关培养公共卫生各层次人才的计划表示出浓厚兴趣。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不仅为参访嘉宾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机会,更为推动生物军控与生物安全领域的跨国合作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转载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LJ3VtSTz0uTdubucLYIFhw?scene=0&xtrack=1&nwr_flag=1#wechat_redirect

 

初审:何嘉敏

审核:钱军

审定发布:汪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