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成功举办全球生物安全治理与大国战略讲座
2025年1月17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在医学园1-西205会议室成功举办了第六十五讲“相山”前沿学术论坛。外交学院全球生物安全治理研究中心李福建副主任应邀作为主讲嘉宾,为师生带来了题为《全球生物安全治理与大国战略:以发展——安全关联为视角》的精彩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的邀请人和主持人为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钱军教授,学院副院长陈耀庆教授、院长助理孙力涛教授、院长助理向建帮青年研究员、孙彩军教授、龙少军教授、蒋国治副教授、蒋红兵副教授、刘宽程副教授、蒋亚文副教授等教师及相关专业的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

讲座现场
讲座正式开启,钱军院长在致辞环节着重强调了本次论坛举办的重要意义。钱院长表示,今年是学院成立的第八个年头,长期以来,学院一直高度重视生物安全与公共卫生的协同发展。
接下来,李主任深入剖析了“全球生物安全治理与大国战略:以发展与安全关联为视角”这一重要主题。他明确指出,生物安全是一个高度技术性的问题,其复杂性要求多学科专家携手合作,共同完善中国的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并为全球生物安全治理贡献力量。李主任强调,生物技术的发展是核心驱动力,但其发展不均衡性却可能引发一系列政治与外交矛盾。因此,改革现有的生物安全治理制度,以适应新的挑战,显得尤为迫切。
李主任进一步阐述了生物安全的“两用性”问题。他指出,生物技术的积极发展为人类带来了诸多福祉,但其误用和滥用也可能对人类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种技术的敏感性主要源于透明度的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际间的不信任和误解。对此,钱军院长表示认同,并强调增进各国之间的互信是关键,而提升生物安全领域的透明度、加强与各国在生物安全方面的交流互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此外,李主任还分析了世界主要大国在全球生物安全治理中的策略和实践效果。这些国家的经验与挑战,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参考,提示我们在推进本国生物安全治理和生物经济发展时,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实现安全与发展的平衡。最后,李主任强调,要通过跨学科培训和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生物安全治理人才。同时,还需提高公众意识、增强透明度、促进社会参与,以提升全社会对生物安全的认知和参与度。
论坛交流讨论环节,学院杨春晖同学就“非政府部门在生物安全外交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提问;蒋亚文副教授就“是否可以在卫生法中加入生物安全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提问;蒋国治副教授提出了关于“应该在高校课程中融入生物安全认知与科普教育”的想法;李福建副主任就这些话题与大家展开了讨论,现场气氛活跃。

提问现场
论坛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此次讲座不仅让学院师生对全球生物安全治理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为学术界和智库界之间的交流搭建了平台,有助于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共同应对全球生物安全挑战的强大合力。
撰稿:钱军课题组
初审:何嘉敏
审核:杨崇广 钱军
审定发布:汪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