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如何在顶级期刊发表学术成果--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成功举办专题学术讲座
2025年2月17日,由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举办的国际学者论坛第15期在医学园1-西101多功能厅成功举行。本场学术论坛特邀香港中文大学儿科学系教授、加拿大皇家内科医学院儿科院士、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副主编黄永坚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发表题为《如何在顶级期刊发表学术成果 - Why your“best”research work is rejected for publications by top journals?》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钱军教授主持,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汪宗芳书记致欢迎词,陈耀庆副院长、杨崇广副院长、向建帮院长助理、陈维清教授、杜向军教授、李秀红教授、刘斯洋副教授、邢雨晗副教授、周涛副教授、蒋国治副教授、陈若青副教授、陈怡副教授、王帧助理教授、刘苗助理教授等多位教师出席论坛活动。此次讲座吸引了学院内众多教师、博士后及研究生的积极参与,会议室座无虚席,形成了浓厚而热烈的学术交流氛围。
首先,汪宗芳书记代表全体师生,对黄教授的到来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汪书记提到,此次论坛为师生们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特别是针对如何在顶级期刊发表学术成果这一关键议题,期待通过黄教授的分享进一步拓宽师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助力我校师生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随后,钱军院长向与会师生隆重介绍了黄教授的学术成就,强调黄教授是国际儿科医学领域享誉全球的权威专家,不仅在儿科呼吸疾病与过敏领域中取得众多科研成果,更以其前瞻性学术思想持续引领学科发展动向,为推进全球儿童健康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钱军院长主持讲座
在讲座中,黄教授探讨了如何在顶级期刊成功发表研究成果,强调从稿件准备到论文发表后的各个环节。借鉴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他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通过提出研究问题、广泛文献回顾、细致思考分析、严谨澄清验证,构建严谨创新的研究路径。黄教授指出,尽管影响因子和引用次数重要,但社会影响和对临床诊疗指南等贡献更为关键。高影响力的临床期刊偏好革新疾病理解或改善治疗方法的研究,并要求简洁明了,便于医学生及其他领域同事的理解与应用。黄教授还指出,了解目标期刊需求,评估研究匹配度,关注近期发表文章类型也是重要因素。顶级期刊尤其重视能设定新医学实践标准或引发思维范式转变的研究。此外,同行评审过程中,编辑和审稿人的意见是文章的重要决策角色,同时数据统计分析的专业性和准确性也是成功发表的重要保障。最后,黄教授总结,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的核心要素包括选择重要临床问题、清晰描述假设、采用人类为受试者的研究设计及正确统计方法,同时建议寻找经验丰富的导师指导高质量研究指导,广泛查阅文献并与多学科同事交流,以提升论文质量和接收率。

黄教授作学术分享
黄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内容丰富且不失风趣,精彩的讲解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反响。会后,黄教授与在场师生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参会师生踊跃提问,问题涉及学术期刊创办路径、投稿技巧、拒稿应对策略以及学术方向规划等多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黄教授均给予了细致且全面的解答。参与者普遍表示,通过此次讲座受益良多,对于未来的研究工作和学习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讲座讨论环节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旨在搭建一个平台,让师生能够与国际顶尖学者进行深度对话与交流。通过与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杂志编辑的交流,我们期望孕育出更多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创新,增强科研实力,为社会健康福祉贡献力量。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着眼于未来,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为目标,积极践行教育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宗旨,推动公共卫生领域的前沿探索和技术革新。
讲座结束后,黄永坚教授在钱军院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学院国家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基地和其他科研平台设施。


学院参观
本次交流讲座圆满结束,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将持续组织各类多元化的学术论坛,致力于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与国际视野,积极吸纳全球顶尖科研成果,为培养高水平公共卫生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合影
撰稿:邢雨晗课题组
初审:何嘉敏
审核:杨崇广 杨燕 钱军
审定发布:汪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