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成功举办 《宿主基因组与肠道微生物组相互作用对格陵兰人群代谢健康的影响》讲座
2025年7月22日上午,“相山”前沿学术论坛第95讲暨国际学者论坛第34期在学院101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特别邀请哥本哈根大学生物信息学中心终身教授Anders Albrechtsen作题为“宿主基因组与肠道微生物组相互作用对格陵兰人群代谢健康的影响”的专题报告。论坛由刘斯洋副教授主持,学院内外相关研究人员、硕博研究生参加。
AndersAlbrechtsen 教授长期从事群体遗传学与医学遗传学中统计模型的研发与应用研究,尤其关注格陵兰因纽特人为代表的小型、隔离且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的群体。他的H指数为65,已发表130余篇同行评审论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17篇发表于《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在本次报告中,Anders Albrechtsen教授围绕宿主基因组与肠道微生物组的相互机制,深入探讨其在人类代谢健康的关键作用。他在格陵兰岛因纽特人群中,发现了一种常见的基因功能缺失变异,该变异显著影响蔗糖的吸收代谢,从而对代谢健康产生积极作用。具体而言,这种变异不仅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还通过促进短链脂肪酸(SCFAs)的生成,进一步影响宿主代谢组和蛋白质组水平。这些分子层面的变化与多项健康指标的改善密切相关,包括体脂含量的降低、胆固醇水平的优化以及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显著下降。有趣的是,在小鼠模型中,携带该突变的小鼠在摄入高热量食物的情况下,其体重反而有所下降。这一发现为理解复杂疾病中遗传与环境的交互机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糖脂代谢的改良以及相关疾病的干预与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新思路。

Anders Albrechtsen教授作学术分享
刘斯洋副教授总结指出,Anders Albrechtsen教授的精彩报告不仅深化了师生对宿主-微生物互作这一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认识,更通过其基于独特人群的大数据研究范式,生动诠释了生物医学大数据的核心价值与应用潜力。这些国际前沿的研究实践,为深入理解复杂疾病的发病机制、优化个体化健康管理策略,乃至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下的精准医疗和公共卫生资源高效配置,都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科学见解。
展望未来,学院将以“相山”前沿学术论坛为重要载体,持续深化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汇聚全球顶尖学者智慧,着力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前沿创新,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升公共卫生与精准医疗研究水平贡献力量。
撰稿:刘斯洋课题组
初审:何嘉敏
审核:杨崇广
审核发布:汪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