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院(深圳)举办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讨会

发布人:刘娜

  为探索完善公共卫生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公共卫生人才,8月4日,我院通过腾讯会议线上举办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国疾控中心、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疾控中心、深圳市疾控中心,深圳市南山区疾控中心、龙华区疾控中心、光明区疾控中心,深圳市南山区慢病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第五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第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第七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第八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16家单位的分管领导和相关专家,以及教务部、研究生院相关领导,共同研讨,为我院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献计献策。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舒跃龙院长主持。

  杨燕副院长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和我院本科生预防医学专业概况,重点介绍了2021级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思路与措施。学院在广泛调研了疾控中心,卫监部门、教学医院、学院全体教师、在校本科生等意见的基础上,针对现行人才培养方面大家关注的问题,提出了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的总体思路,主要包括:强化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等核心脸谱课程的教学;加强前沿知识、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临床课程设置,使其更符合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特点;突出学院传染病防控和交叉学科的特色等。

  杜向军副院长系统介绍了学院研究生培养体系的修订思路,重点介绍了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分类培养,通过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现场流行病学、灾难与应急管理、大数据分析等实践与交叉学科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训,延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培训时间,贯彻落实学校-基地双导师制等做法,体系化突出强化专业学位分类培养目标。

  报告结束后,参会的公共卫生学院专家对于人才培养方案标准、培养方案的改革与一流专业的评估、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期待学院能做出开创性的改革探索;与会临床专家认为,在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开展预防医学专业临床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附属医院将积极配合,根据预防医学专业特点,调整见习、实习、临床课程,积极支持开展相关改革的教材建设,使之契合新时代国家对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要求;各教学基地专家对如何加强学生专业实践、研究生的分类培养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有益建议。

  学校教务部计划处黄林冲处长指出,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一个学院有好的发展,要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希望公共卫生学院(.深圳)继续深入开展与医院、教学基地的合作交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改革,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推动学院快速发展。研究生院培养与质量管理处张毅芳副处长表示,学校高度重视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区分度,相关培养方案的修订非常重要;学校也非常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基地的培养,近期将出台新的关于基地建设的制度文件,希望各基地单位继续大力支持。

  最后,舒跃龙院长总结: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的指示,学院前期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学院将综合本次研讨会专家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以“五个融合”为特征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突出科学性、完备性、竞争性;继续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全面、全方位、全过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真正做到“让专业的更专业,让学术的更学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与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家国情怀、领袖气质”的公共卫生领军人才。

 

 

初审:肖永清  

审核:杨燕  杜向军  

审核发布:舒跃龙  汪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