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杨燕副院长为2022级本科新生讲授专业导学课

发布人:刘娜

       2022年9月6日上午,公共卫生学院(深圳)2022级本科生们迎来了第二场专业导学课。受疫情影响,我院副院长杨燕教授以线上的方式,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图文并茂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知识盛宴。

        杨燕教授首先对同学们加入公共卫生学院(深圳)的大家庭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曾经在三十多年前作为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经历和感悟,拉近了与同学们的亲切感,现场氛围轻松而活跃。

        在随后的讲座中,杨教授首先围绕着建设“健康中国”是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的主题,引用2003年的“SARS”和2020年至今的“COVID-19”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最新健康的定义和内容,介绍了现今有关大健康、大卫生的新概念与新模型,并明确了国家和社会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对公共卫生人才的巨大需求,新时代公卫人需要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地投入到为“健康中国”保驾护航的伟大事业中去。

        随后,杨教授通过公共卫生研究内容中各种生动的例子,例如疫苗接种、环境卫生、新发突发传染病和慢性疾病防控、学校卫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等,深入讲解了公共卫生研究内容 “无所不在、无处不在” 的特点,并明确了我国目前对公共卫生的最新定义:“公共卫生就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各种疾病,促进人群健康,延长健康寿命的科学和艺术。强调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创造促进和维护健康的环境,公共卫生不仅是科学更是艺术,目标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杨教授还特别强调了公共卫生的出发点、着力点是公众健康,是一项国家工程、事业工程。之后,杨教授从微观到宏观,从理论到实践,重点阐述了我国公共卫生的四方面内涵:疾病预防、健康保护、健康促进和公共安全。

        最后,杨教授指出,公共卫生是健康一生的概念、是融健康于万策的概念、是跨越国界、种族人群的全球健康概念、是人-动物-生态系统的同一健康概念。在新时代如何抓住公共卫生事业改革的契机,完成“健康中国”的历史使命是每一位公卫人都需要深入思考的命题。她希望同学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毅然投身公共卫生事业,通过自己所学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杨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所有学生无不深感使命在召唤,内心燃起了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探索求知的热情,纷纷表示一定会好好珍惜未来的学习时光,为国家的卫生事业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初审:黄琳 肖永清
审核:杨燕
审核发布:汪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