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新锐】欢迎龙少军教授加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

发布人:刘娜

龙少军

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教授,博士生导师

image-20240719122618-1

 

入职感言:

多种重大寄生虫病(包括疟疾、血吸虫病、利士曼原虫病等)在我国境内已基本远离我们,而弓形虫病、隐孢子虫病和包虫病等寄生虫病在我国和国际上广泛传播和流行,目前尚无有效防控措施。这影响人类尤其特殊人群(比如孕妇、婴幼儿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健康,也影响社会经济及全球同一健康的发展。为这些人兽共患病提供防控基础理论和新方法,具有重要医学和社会意义。加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为我职业发展注入强劲的力量,我衷心期待和大家共同努力、携手向前,打造病原科研和教学高地。

 

学科方向

生物安全与病原防控

主要研究领域

  1. 弓形虫侵入细胞、及弓形虫与宿主细胞互作的机制
  2. 弓形虫生活史发育与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
  3. 弓形虫感染与宿主免疫、抗原分子筛查及疫苗研究
  4. 隐孢子虫胞内寄生与致病的分子基础

 

个人简介

龙少军,教授,2024年5月加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主要从事人兽共患病原体在宿主细胞中寄生和致病的分子和细胞基础研究,以期为病原防控提供基础靶标、新思路及新技术。近年来,课题组利用蛋白质组、代谢组、转录组、以及遗传、分子和细胞等研究技术,探讨病原体与宿主细胞互作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虫体和宿主细胞中的生理、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意义,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eLifemBio、Communications Bi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已培养硕士生7人、博士生9人。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和国内学术大会选为大会报告,作为评审人为多种学术期刊及基金会提供评估意见。目前主持中山大学引进人才启动项目、国自然面上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任务。

 

教育经历

2005/11-2010/07  捷克国家科学院寄生虫学/南波西米亚大学 寄生虫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 哲学博士

2003/09-2005/07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海洋生物学 理学硕士

1997/09-2001/07  湖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 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24/05-至今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教授

2018/06-2024/04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

2013/06-2018/01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圣路易斯),博士后

2010/07-2013/05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医学院,玛丽居里博士后

 

代表性成果

  1. Dong H, Yang J, He K, Zheng WB, Lai DH, Liu J, Ding HY, Wu RB, Brown KM, Hide G, Lun ZR, Zhu XQ, Long S. The Toxoplasma monocarbxylate transporters are involved in the metabolism within the apicoplast and are linked to parasite survival. ELife. 2024, 12:RP88866.
  2. Wang QQ, Sun M, Tang T, Lai DH, Liu J, Maity S, He K, Wu XT, Yang J, Li YB, Tang XY, Ding HY, Hide G, Distefano M, Lun ZR, Zhu XQ, Long S. Functional screening reveals Toxoplasma prenylated proteins required for endocytic trafficking and rhoptry protein sorting. mBio. 2023, 14(4):e0130923.
  3. Wan W, Dong H, Lai DH, Yang J, He K, Tang X, Liu Q, Hide G, Zhu XQ, Sibley LD, Lun ZR, Long S. The Toxoplasma micropore mediates endocytosis for selective nutrient salvage from host cell compartment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14(1):977.

 

 

 

初审:肖永清   

审核:杨  燕   

审核发布:汪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