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营养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广州营养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人:刘娜

2024年11月23日至24日,第6届广州营养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岭南区域性营养创新发展大会在广州白云宾馆国际会议厅圆满落幕。本次大会由广东省营养学会、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营养膳食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营养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岭南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联合主办,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营养学会为指导单位。大会以“营养与健康”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营养与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产业界代表,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琪教授、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杨晓光研究员以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党组书记宋铁主任分别致辞。张琪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山大学的百年发展历程,特别是在营养学和健康领域的卓越成就,强调学校将继续推动营养学科的发展,助力全球健康。杨晓光研究员在讲话中指出,广东省营养学会在促进学术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提升全国营养学科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宋铁主任则强调了营养与健康对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到全球及国内面临的营养健康挑战,并表示广东省将继续推动健康中国战略,促进营养与健康事业的发展。三位领导的发言充分彰显了学术交流、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在推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关键作用。

image-20241127165629-1

图1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琪教授致辞

image-20241127165711-2

图2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杨晓光研究员致辞

image-20241127165758-4

图3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党组书记宋铁主任致辞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膳食营养、免疫衰老、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营养干预等热点议题展开专题报告和讨论。11月23日下午,由中山大学杨丽丽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查龙应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隋昳主任、广东医科大学郭红辉教授、中山大学朱艳娜副教授和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杰研究员主持讲座。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常翠青教授首先分享了健康中国背景下的运动营养研究进展,强调了运动与营养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运动营养提高整体健康水平。东南大学孙桂菊教授以燕麦对高脂血症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为切入点,探讨了膳食营养干预的新策略。首都医科大学肖荣教授深入分析了膳食营养对免疫衰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保护作用。南京医科大学钟才云教授介绍了植物化学物在肿瘤免疫检查点调控中的应用前景。复旦大学何更生教授从精准营养干预角度,分享了代谢性疾病的干预研究进展。河北医科大学马玉霞教授重点探讨了抗氧化食物对抗衰老和免疫增强中的作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朱翠凤主任则探讨了萝卜硫素在肥胖代谢改善中的应用潜力。

image-20241127170720-5image-20241127170744-6image-20241127170804-7image-20241127170854-9image-20241127170914-10image-20241127170931-11

图4 11月23日下午讲座主持人

image-20241127171608-1image-20241127171633-2image-20241127171735-3image-20241127171756-4image-20241127224634-1image-20241127224655-2image-20241127224727-3

图5 11月23日下午学术讲座演讲嘉宾

11月24日上午,中山大学杨燕教授、中山大学夏敏教授、中山大学陈裕明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马文君主任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潘文松主任主持讲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杨晓光研究员分析了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修订背景,并探讨了其对公共健康的影响。香港理工大学陈声教授介绍了如何通过二代和三代基因组学技术理解肠道、食物与环境中的高分辨率微生物组。四川大学张立实教授分享了中国在新食品原料及食药物质监管方面的最新政策与实践,强调了如何平衡食品安全与新材料的应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张名位研究员分享了在老年营养配方食品设计上的创新实践。中山大学夏敏教授分析了健康膳食在实现健康中国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天津医科大学黄国伟教授深入讨论了脂质与脑健康之间的关系,强调脂质代谢和干预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改善认知功能的潜力。香港理工大学黄文秀教授分析了益生菌如何调节维生素D代谢,进而影响肌肉和骨骼健康的机制。华中科技大学刘烈刚教授提出了硒元素在预防2型糖尿病中的潜在作用。中国营养学会韩军花研究员在线介绍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标准及未来展望。

image-20241127224955-4image-20241127225017-5image-20241127225048-6image-20241127225111-7image-20241127225134-8

图6 11月24日上午讲座主持人

image-20241127230004-9image-20241127230023-10image-20241127230041-11image-20241127230100-12image-20241127230128-13image-20241127230147-14image-20241127230205-15image-20241127230224-16image-20241127230528-18

图7 11月24日上午学术讲座演讲嘉宾

11月24日下午,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艳彬主任、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燕主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叶文锋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卞华伟主任、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泳谊主任、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谭荣韶主任主持讲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丁钢强研究员讨论了我国膳食营养的变化,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膳食营养干预预防慢性病。中山大学凌文华教授重点分享了肠道菌群与膳食结构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Scott L. Friedman教授在线分享了肝硬化逆转的前景。北京协和医院于康教授介绍了肌少症的最新营养管理进展。南方医科大学张波教授讨论了超加工食品对健康的潜在危害,并提出了科学的饮食建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青主任讲解了营养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重要作用。中山大学朱惠莲教授聚焦膳食蛋白质与老年人健康,提出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干预策略。

image-20241127233729-1image-20241127233747-2image-20241127233808-3image-20241127233849-4image-20241127233908-5image-20241127233930-6

图8 11月24日下午讲座主持人

image-20241127234434-7image-20241127234845-8image-20241127234903-9image-20241127234930-10image-20241127234947-11image-20241127235004-12image-20241127235019-13

图9 11月24日下午学术讲座演讲嘉宾

        除学术交流外,本次大会还特别邀请了多家企业代表展示营养与健康领域的创新实践。完美生命健康科技研究院创新研究总监陈元瑶详细介绍了“微生态视角下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展示了营养领域产业化落地的典范。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科学家邓斌则分享了“从体重管理起步实现健康生活”的创新实践,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企业代表的参与为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架起了桥梁,进一步拓宽了营养健康领域的发展视野。

image-20241127235201-14

图10 第6届广州营养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岭南区域性营养创新发展大会合影

广东省营养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大会的主要主办方之一,在大会中展示了工程中心在营养学科发展、技术转化以及健康产业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工程中心2024年的一次重要学术交流活动,本次会议获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为岭南地区的营养健康事业注入了创新活力,为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撰稿:广东省营养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秘书组

初审:何嘉敏

审核:杨燕 杨崇广

审定发布:汪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