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丨感悟革命情怀,赓续红色薪火——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青马学堂一班顺利开展红色基地研学活动
为深入学习党史,加强党史教育,强化思想引领,增强政治认同,2024年12月18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青马学堂一班组织开展了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红色基地研学活动。活动中,青马学堂一班的同学们参观了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葵涌侨史馆及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党的光辉历程,学习革命精神。
第一站: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实践活动的首站,大家来到了广东省深圳市葵涌土洋村,这里坐落着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踏入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场所,同学们在一件件展品与一页页珍贵历史文献的引领下,逐步揭开了东江纵队的历史面纱。从成立的艰难背景,到精心的战略部署,再到抗战中一场场关键战役,东江纵队的英勇事迹在同学们眼前徐徐展开,化作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让众人直观且深刻地领略到其不朽功勋。
漫步于旧址之中,同学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些历经岁月洗礼却依旧保存完好的办公桌椅上,仿佛能透过它们,窥见往昔革命先辈们伏案运筹的场景;作战地图上的每一道线条、每一个标记,都诉说着当年的紧张与智慧,让人不禁对先辈们的精准谋划心生敬佩;而那些略显斑驳的武器装备,更是无声地诉说着往昔战火纷飞的岁月,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坚守信念、无畏生死、勇敢抗战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跨越时空,直击心灵深处,久久难以忘怀。
第二站:葵涌侨史馆
第二站,同学们踏入了葵涌侨史馆,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侨乡文化之旅。馆内陈列着海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还有海外侨民慷慨捐赠的各类物品,它们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葵涌侨民波澜壮阔的迁徙历程,生动勾勒出他们对家乡、对国家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随着参观的深入,同学们仿佛置身于那段波诡云谲却又充满希望的岁月。了解到葵涌侨民凭借勤劳的双手与非凡的智慧,在异国他乡披荆斩棘,建立起庞大而坚实的商业网络,他们心系桑梓,积极投身家乡的经济建设,为家乡的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抗日战争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他们更是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为抗战事业提供坚实的支持,成为国家危难时刻的坚强后盾。
第三站: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
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大家前往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纪念公园通过展览馆、纪念碑和还原的战时设施,全面展示了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英勇斗争以及北撤的历史过程,展览内容涵盖了东江纵队的战略转移计划、北撤过程中的艰难困苦以及成功转移后的新作战基地建设。在参观纪念公园时,同学们深入学习了解了东江纵队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克服重重挑战、成功完成战略转移的全过程,由此更加深刻理解了革命先烈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心中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也被激发出来。
感悟与思考
通过此次“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红色基地研学活动,同学们对东江纵队的英勇事迹、葵涌侨乡的文化历史以及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助力红色基因融入精神血脉,为个人成长之路汇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
廖瑞彤:今天参观了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和葵涌侨史馆,我深刻体会到东江纵队为抗战胜利作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他们以血肉之躯,捍卫民族尊严,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壮举令人动容。这次学习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也更加坚定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革命精神的信念。唯有铭记历史,方能砥砺前行,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张文妮:行程万里,不忘来路,东江抗战的一幕幕场景依然鲜活,东纵革命英烈展现出的东纵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伟大抗战精神的组成部分,永远激励着大鹏儿女在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谢吉羽:东江纵队的英雄事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传承。在重温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中,我被先烈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私奉献的品质深深打动。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和平与发展的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盛世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东江纵队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审:陈宝敏
二审:黄 琳
审核:赵一波
审定发布:汪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