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在中山大学第十八届“赢在中大”创新创业大赛中喜获银奖

发布人:刘娜

       3月29日下午,中山大学第十八届“赢在中大”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争夺赛暨颁奖典礼在南校园怀士堂圆满落幕。我院毕卓畅同学的参赛项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暴露与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水平的关联性研究》脱颖而出,荣获学术赛道银奖,项目指导老师战义强副教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经学校推荐,我院获奖作品后续将代表学校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我院学生的科研实力与创新风采。

 

“赢在中大”创新创业大赛

竞赛简介

       中山大学“赢在中大”创新创业大赛是挑战杯系列赛事的预选赛。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小挑”,偶数年举办),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大挑”,奇数年举办)。下面重点介绍后者的竞赛内容。

【竞赛内容】

       参照《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通知》,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三类。参赛作品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其中,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量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鼓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应用研究。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聚焦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原创性,引导青年勇于投身更有挑战难度的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为催生颠覆性科技成果打牢理论方法思维等基础。

       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项目选题要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计民生,内容结合当下实事热点关注的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

【竞赛时间】

       校级决赛:奇数年的三月底前

       省级决赛:奇数年的五月底前

       全国总决赛:奇数年的十月底前

【作品要求】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者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

       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者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未来,学院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紧扣国家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需求,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引导学生关注健康中国战略需求,着力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能够应对重大公共卫生挑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奋力谱服务全民健康事业的新篇章。

 

一审:陈宝敏

二审:黄   琳

审核:赵一波

审核发布:汪宗芳